编者按:8月22日,“中拉青年应对全球挑战——2025减贫营”智利决赛在圣地亚哥智利天主教大学圆满结束。今年共有来自中、巴、智、秘四国27所机构的102支队伍参赛,12支队伍晋级智利与巴西决赛。决赛队伍围绕尾矿转化建材、理工教育普及、灾后折叠房屋及偏远地区供水等议题,展示了多元创新的减贫方案。由智利大学与清华大学学生联合组成的“微光筑梦”团队凭借其针对智利农村地区设计的光伏集水净水系统荣获冠军。该活动有效促进了中拉青年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创新合作。该篇为新华社报道,新华网、新华思路转载报道。
原文链接:
新华社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702266?docid=12702266&newstype=1001&d=13500c7&channel=weixin
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250823/71c40d05bd724b818ad93d3511e506fe/c.html
新华丝路https://www.imsilkroad.com/news/p/541447.html
新华社圣地亚哥8月22日电(记者朱雨博)“中拉青年应对全球挑战——2025减贫营”智利决赛22日在位于该国首都圣地亚哥的智利天主教大学落下帷幕。
比赛中,6支晋级队伍以尾矿转化环保建筑材料、理工教育下乡、灾后重建用折叠房屋、偏远地区水资源保障等多样方案,分享跨学科、跨文化减贫创意。
最终,由智利大学与清华大学学生共同组成的“微光筑梦”队赢得胜利。他们针对智利偏远农村地区水源安全问题,提出用小型光伏系统为集水与净水系统供电的方案,并将取水站设计成农村社区信息发布、居民交流的空间。
来自冠军队伍的智利大学学生弗朗西丝卡·布尔戈斯告诉记者,希望用简易可靠、可持续的方案为农村地区保障用水安全,并让当地民众无需专业人士帮助就能维护好这一系统,避免因缺水引发的贫困与落后。
智利天主教大学国际事务副校长玛丽亚·蒙特说,在“减贫营”中,拉美与中国学子结合各自专业优势,利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拉美社会问题寻找解决方案。部分参赛学子的方案已得到地方政府或企业支持,通过高校、企业与政府的合作,将对减贫事业产生积极影响。
“中拉青年应对全球挑战——2025减贫营”由清华大学、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智利天主教大学、智利大学、秘鲁太平洋大学及五矿秘鲁邦巴斯公司等共同举办。作为中拉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重要项目,减贫营活动于2024年首次举办。今年的比赛吸引来自中国、巴西、智利、秘鲁四国27所高校和企业机构的102支队伍参赛,其中12支成功晋级在智利与巴西分别举行的两场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