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16日,由清华大学、智利大学、智利天主教大学联合举办的庆祝中智建交50周年系列网络研讨会活动之“中国-智利在线教育对话-展望高等教育的未来”成功召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中国大学与智利大学、智利天主教大学、智利康赛普西翁大学共同参与了本次研讨活动。其中,以上四所中国大学及智利大学均为12月11日成立的世界慕课联盟的成员。
在开幕致辞中,清华大学拉美中心主任陈涛涛教授首先对清华大学同智利大学在11月底至12月初组织的中国-智利周在线体验课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她表示,以在线教育为纽带,中智高校未来可以开展更多合作,进而引领在线教育领域的创新。
与会嘉宾
研讨会共分三个主题,回顾在线教育过去、分析在线教育现状,以及展望在线教育未来。
主题1我们的过去,从“疫情前”到“疫情时代”的过渡
智利大学本科生部副主任卡洛斯·里林(Carlos Riling)在演讲中主要介绍了疫情期间,智利大学在线教育在学生平等和互通性、线上技术保障、教学质量这三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浙江大学本科学术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林智表示,浙江大学在早期就已关注高等教育领域的学习模式变化,倡导师生融入人工智能教学环境中,疫情期间学校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方案,线上教学效果远超预期。
智利康塞普西翁大学生物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卡罗拉布鲁纳(Carola Bruna)介绍了疫情期间学校的研究中心为教师在培训、设备连接、混合式教学等方面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学术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陈峰通过数据介绍了该校春季学期的教学情况,他表示,疫情期间,在线授课成功保障了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
分主题2我们的现在,从“疫情时代”到“新常态”的过渡
智利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主任塞西莉亚·圣皮埃尔(Cecilia Saint-Pierre)再次提到卡洛斯副主任在主题1中学校遇到的挑战,并强调面对这些挑战,智利大学积极应对,提供了在线教学课程,积极接受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的应用。
智利天主教大学教育学院数字教育实践观察站学术主任玛格达莱娜·克拉罗(Magdalena Claro)强调当前的形式下更加需要提升教师技能,解决数字鸿沟,和改善教学过程中的灵活性。她强调了跨学科合作和具备国际视野的重要性。
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边凯归和大家分享了他在计算机学科方面的在线授课经验,重点介绍了在线会议工具的性能和使用问题。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钱静以自己实际授课体验介绍了从线下教学转移到线上教学的改变。她表示,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可以更好地改善在线教学方式和内容。
两校学生参与讨论
分主题 3我们的未来,从“后疫情时代”到教育未来的过渡
四名来自清华大学和智利大学的同学畅谈了对2030年高等教育的设想,表示期望在未来高等教育课堂能够加入更多AI元素,使得在线教学更加智能化。同时他们还提出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提供网上研究生课程等想法,并期待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可以相聚在一起共同讨论,交流想法。
会议最后,清华大学终身教育处副处长、教务处副处长汪潇潇表示,得益于在线教育,中国智利周体验课程开展的非常成功,数百名学生参与了课程。“在线教育可以推动国际间的合作,通过合作我们发现各国的年轻人不仅可以在一起学习,也可以共同努力为中智面临的共同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我们应利用好先进的在线工具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汪潇潇说。
智利大学学术事务主管副校长罗莎·德维斯(Rosa Devés)表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疫情让世界变得更小了,让我们彼此靠得更近了,也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比如联合开展疫苗研发就显示出了很多事情通过合作,我们可以做的更快、更好。
本次系列研讨会活动举办时间为12月14日至12月18日,主题涵括经济、外交、教育、卫生、科技等领域。会议邀请了中智两国多所高校、政府机构、企业参加,围绕双方合作发展情况,结合当前的形势与背景,展开交流与探讨,旨在加强和促进中智两国文化交流及科技创新交流,积极探索两国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合作机遇。